標簽: 美食 |
鹿
性狀
[性味] 甘、咸,溫。
[歸經(jīng)] 歸腎、肝經(jīng)。
[功用] 壯腎陽(yáng),補精髓,強筋骨,調沖任,托瘡毒。
[主治] 腎虛,頭暈,耳聾,目暗,陽(yáng)痿,滑精,宮冷不孕,羸瘦,神疲,畏寒,腰脊冷痛,筋骨痿軟,崩漏帶下,陰疽不斂及久病虛損等癥。
[禁忌] 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(kāi)始,緩緩增加,不宜驟用大量,以免陽(yáng)升風(fēng)動(dòng),或傷陰動(dòng)血。陰虛陽(yáng)盛者忌用。
鹿茸的適宜人群
二、怕冷者。怕冷的人往往陽(yáng)虛,鹿茸正是對癥的溫性滋補品。
三、性功能衰退者。鹿茸可恢復并促進(jìn)精力與性功能,主治腎陽(yáng)不足,腰酸背痛,遺精滑泄,小便頻繁等癥。
四、疲勞過(guò)度的中青年。鹿茸具生精補髓、健腦安神、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。適于精血不足、頭暈耳鳴、失眠健忘、出虛汗、貧血者。
五、有潰爛者。鹿茸具極佳的生肌消炎功效。
六、中年婦女。鹿茸能治療子宮虛冷、崩漏、帶下、產(chǎn)后貧血及宮冷不孕等婦科疾病。
鹿茸食用方法
1、鹿茸粉
2、鹿茸藥茶
3、鹿茸粥
4、水燉鹿茸片
5、鹿茸酒:鹿茸10g,山藥30g。以白酒500g浸漬。密封浸泡7天以上便可服用。每日3次,每次飲服15~20毫升。
源于《普濟方》。本方以鹿茸補腎壯陽(yáng),山藥補腎固精。用于腎陽(yáng)虛,陽(yáng)痿遺精,小便頻數,腰膝酸軟。
長(cháng)期服用,具有補元陽(yáng)、補氣血、益精髓、強筋骨為良好的全身強壯劑,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提高機體工作能力,有改善睡眠和食飲,降低肌肉疲勞,促進(jìn)兒童生長(cháng)發(fā)育和血液循環(huán)及傷口愈合等保健作用。
6、人參鹿茸酒(東北地區)
7、鹿茸米酒蒸(長(cháng)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) 取茸片5g(上、中、下段搭配)、紅棗1枚、生姜1片、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,加半杯水,蓋嚴蓋后置鍋內隔水燉蒸。鍋水沸騰后改用文火燉2—3小時(shí),便可用之每隔一日食一次,用量逐漸加至10g;
8、鹿茸蒸蛋:鹿茸0.5g,研細末,雞蛋2個(gè)。雞蛋敲破,傾入碗中,放入鹿茸及鹽、胡椒粉,一并調勻,蒸熟食。
本方以鹿茸補腎壯陽(yáng)、益精血,雞蛋補血。用于體弱陽(yáng)虛,精血不足,陽(yáng)痿,夜尿多,手足欠溫,或血壓偏低。
9、人參鹿茸雞肉湯
10、鹿茸淮山竹絲雞湯
配方:鹿茸4克,淮山藥40克,竹絲雞120克。制作:鹿茸、淮山藥洗凈;竹絲雞肉去皮,洗凈切塊,放人開(kāi)水中煮5分鐘,取出過(guò)冷水。把用料放燉盅內,加適量開(kāi)水,隔水慢火燉2~3小時(shí),湯成趁熱服。 適用:此湯功能溫壯腎陽(yáng)、收斂止帶。鹿茸為峻補腎陽(yáng)之要藥,補腎陽(yáng)、益精血,常用治腎陽(yáng)不足、精血虧虛、腰酸肢冷、帶下過(guò)多、宮冷不孕、小便清長(cháng)。
11、鹿茸煲湯(長(cháng)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) 取茸片25—30g,與雞(鴨、鵝、鴿、豬瘦肉)、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燉3—5小時(shí),之后食用,用不完保存好分次之。
12、人參鹿茸凍(韓國) (韓國人把鹿茸看成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,男女老幼皆食鹿茸。)
韓國人主要用帶血的馬鹿茸或梅花鹿三杈茸及二杠茸。
注意事項
服用本品宜從小量開(kāi)始,緩緩增加,不宜驟用大量,以免陽(yáng)升風(fēng)動(dòng),頭暈目赤,或助火動(dòng)血,而致鼻衄。凡陰虛陽(yáng)亢,血分有熱,胃火盛或肺有痰熱,以及外感熱病者,均應忌服。
鹿茸的有效成分會(huì )與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發(fā)生反應而被破壞,因而屬配合禁忌;
幾種情況不宜服用鹿茸:
1、有“五心煩熱”癥狀,陰虛的人;
2、小便黃赤,咽喉干燥或干痛,不時(shí)感到煩渴而具有內熱癥狀的人;
3、經(jīng)常流鼻血,或女子行經(jīng)量多,血色鮮紅,舌紅脈細,表現是血熱的人;
4、正逢傷風(fēng)感冒,出現頭痛鼻塞、發(fā)熱畏寒、咳嗽多痰等外邪正盛的人;
5、有高血壓癥,頭暈、走路不穩,脈眩易動(dòng)怒而肝火旺的人。
藥方選錄
2.老人腎虛腰痛:鹿茸,炙酥,研末,酒調,每服3克。亦可用鹿茸1克(沖服),杜仲12克,核桃仁3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3.老年人因跟骨增生引起的足跟痛:鹿茸 10克,配白酒500毫升,浸泡1周后備用。每次10毫升,每日3次。
4.再生障礙貧血:鹿茸血灑(鋸茸時(shí),取茸內流出的液汁,用白酒浸漬,制成20%的鹿茸血灑),每次服10毫升,每日3次。本方也可治療血小板減少癥、白細胞減少癥及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等?;蛴寐谷追?克(沖服),山藥、生扁豆各9克,白術(shù)3克,生谷芽、鹽黃柏各6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5.慢性低血壓:鹿茸精,每次5~10毫升,每日2次。對伴有低血壓的慢性循環(huán)障礙,可使脈搏和緩有力,血壓上升,心音增強。但不要用于急性循環(huán)障礙,因其療效多在6~7日后才能出現。
6.結核性潰瘍、慢性頑固性潰瘍等陰瘡久不收口:鹿茸15克,人參15克,雄黃1.5克,乳香30克,琥珀 7.5克,京紅粉3克。各為極細末,混勻,薄撒于瘡面上[3]。
中藥藥方
1、治精血耗竭,面色暗黑,耳聾目昏,口于多渴,腰痛腳弱,小便白濁,上燥下寒,不受峻補:鹿茸(酒浸)、當歸(酒浸)等分。為細未,煮烏梅膏子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報五十丸,空心用米飲送下。(《濟生方》黑丸)
2、洽精血俱虛,營(yíng)衛耗損,潮熱自汗,怔仲驚悸,肢體倦乏,一切虛弱之癥:鹿茸(酒蒸)。附子(炮)各一兩。上細切,分作四付,水二盞,生姜十片,煎至八分,去渣,食前溫服。(《世醫得效方》茸附湯)
3、治虛弱陽(yáng)事不舉,面色不明,小便頻數,飲食不思:好鹿茸五錢(qián),多用一兩(去皮,切片),干山藥一兩(為末)。上以生薄絹裹,用酒浸七日后,飲酒,日三盞為度。酒盡,將鹿茸焙干,留為補藥用之?!镀諠健?a target="_blank">鹿茸酒)
4、治眩暈之甚,抬頭則屋轉,眼常黑花,觀(guān)見(jiàn)常如有物飛動(dòng),或見(jiàn)物為二:鹿茸,每服半兩,用無(wú)灰酒三盞,煎至一盞,去滓,入麝香少許服?!蹲C治要訣)
5、治濕久不治,伏足少陰,舌白身痛,足附浮腫:鹿茸五錢(qián),附子三錢(qián),草果一錢(qián),菟絲子三錢(qián),茯苓五錢(qián),水五杯,煮取二杯,日再服,渣再煮,一懷服。(《溫病條辨》鹿附湯)
6、治小腸虛冷,小便數多:鹿茸二兩(酥炙令微黃),白龍骨一兩(燒過(guò)),桑螵蛸三分(微炒),椒紅一兩(微炒),附子一兩半(炮),山茱萸一兩。上藥搗羅為末,煉蜜和搗一、二百件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,空心及晚食前,以鹽湯下二十丸。(《圣惠方》鹿茸丸)
鹿茸的副作用
所含激素類(lèi)物質(zhì)刺激胃腸道粘膜,引起胃腸道反應。
一般可引起胃腸道反應,表現為:上腹疼痛、惡心、出冷汗,嚴重時(shí)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。還可引過(guò)敏、面色蒼白、心慌、氣短、胸悶、大汗淋漓、休克而死。
【治療與解救】出現不良反應后主要進(jìn)行對癥治療:
(1)上消化道出血時(shí)應用止血藥,如西咪替丁,也可口服云南白藥。
(2)過(guò)敏時(shí)應用抗過(guò)敏藥,出現休克時(shí)立即注射腎上腺素,積極進(jìn)行抗休克治療。
鹿茸的產(chǎn)地
聯(lián)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