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柿子能潤肺和胃、生津止咳,因其含有大量水分、糖、維生素c、蛋白質(zhì)、氨基酸、甘露醇等物質(zhì),能有效補充人體的養分及細胞內液,起到潤肺、和胃、生津、瀉火、補虛之功效。
2、柿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碘,能抗甲狀腺腫大。所以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的患者,食用柿子很有幫助。
3、柿子有大量的有機酸和鞣質(zhì),能幫助胃腸對飲食物進(jìn)行消化,增進(jìn)食欲,又因酸性收斂,故有澀腸止血之功,可用于治療血痢和痔瘡出血。
4、柿子富含果膠,它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,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,對于糾正便秘,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(cháng)等有很好的作用。
5、柿子能促進(jìn)血液中乙醇的氧化,幫助機體對酒精的排泄,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,能夠醒酒解醉。
6、柿子含植物營(yíng)養素黃酮甙,可降低血壓,軟化血管,增加冠狀動(dòng)脈流量,且能活血消炎,可改善心血管功能,防治冠心病、心絞痛。故被稱(chēng)為有益心臟健康的水果王。
7 、中醫認為,鮮柿、干柿餅、柿霜、柿蒂、柿葉都是很好的藥物,能對人們的健康發(fā)揮很多很好的作用。
1、選購質(zhì)硬的柿子應選擇橙黃色,外表完整、光滑而有光澤,沒(méi)有擠壓傷的;質(zhì)軟的柿子應選擇黃色,外表光滑完整的。)
3 、柿子既可生食,也可加工成柿干、柿餅、柿糕,并可用來(lái)釀酒、制醋等;還可冷凍,吃起來(lái)像冰棍。
1、貧血患者應少吃。柿子含單寧,易與鐵質(zhì)結合,從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質(zhì)的吸收,所以貧血患者應少吃為好。
2、患有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等胃動(dòng)力障礙及胃大部切除術(shù)后的人,不宜食柿子,因柿子中的鞣酸會(huì )加重胃部不適。
1、不要空腹吃柿子,空腹吃柿子易患胃柿石癥。柿子中的鞣酸、果膠等成分會(huì )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硬塊,無(wú)法排出時(shí)就會(huì )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,所以,柿子宜在飯后吃。
2、應盡量少食柿皮。因柿子成熟后,鞣酸便多存在于柿皮中,多食易引起胃柿石癥。
3、食用柿餅時(shí),表面的柿霜不要丟棄?!侗静菥V目》記載:柿霜乃其津液,生津化痰,清上焦心肺之熱,治咽喉口舌瘡痛。
2、治高血壓、慢性支氣管炎干咳、咽痛:柿餅3枚(去蒂),清水和冰糖適量,蒸至柿餅綿軟后食用。
3、治干咳咯血、久痢便血、小便帶血:柿餅3枚去蒂切小塊,大米100克,同煮粥,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。
5、治泌尿道感染、血尿:柿餅2枚,燈心草6克,同煮湯,加白砂糖調味飲用,每日2次。
6、治小兒百日咳:柿餅1枚,去皮生姜4克,先將柿餅橫切成兩半,生姜切碎夾在柿餅內,以文火焙熟,去姜吃柿餅或用柿餅15克,羅漢果1個(gè),水煎服,每日2-3次。
7、未成熟之青黃柿子一個(gè),用酒煮沸,去酒食柿,治吐血咳血。
8、柿餅三個(gè)焙焦研末,沖開(kāi)水服下,亦治吐血咳血。
聯(lián)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