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好像我以前的文件是windows下面或者是8.10版的,好像編碼不一樣,不知道是gb2312的還是什么樣的。他默認認不出編碼來(lái)。 不過(guò)在打開(kāi)的時(shí)候選擇 GB18030編碼是可以顯示正常的。在網(wǎng)上找到了如下解決辦法: 1).運行 gconf-editor,把 gedit 的自動(dòng)檢測編碼設置修改一下,加入 GB18030,GB2312 ,GBK 等幾個(gè) ( GB18030 兼容GB2312 ,GBK的,所以只添加有一個(gè) GB18030就可以了的) 在這項下 /apps/gedit-2/preferences/encodings/auto_detected 下面 我的系統的encoding 默認是 utf-8的,添加了GB18030之后就可以了。但注意要放在你系統支持的locale前面才行??聪旅嬖趺刺砑覩B18030 locale的支持。有人說(shuō)了,他是調用glib庫的函數來(lái)判斷編碼的,好像你系統不安裝這個(gè)locale的話(huà),他是都檢測的時(shí)候有點(diǎn)問(wèn)題,所以你要把 GB18030放到最前面才行,因為我系統一開(kāi)始只有UTF-8的支持,所以一開(kāi)始順序 UTF-8 ,ISO-8859-15,GB18030 這樣他還是認不出GB18030編碼,要寫(xiě) UTF-8 ,GB18030,ISO-8859-15這樣,好像。 類(lèi)似的可以在/etc/vim/gvimrc 文件里面添加 set fencs=utf-8,GB18030,ucs-bom,default,latin1 這行, 讓 gvim 編輯器也能自動(dòng)檢測到編碼來(lái)。 在gvim中 ,點(diǎn)“編輯”-》“設定窗口”菜單,可以看到幫助。 2).編輯前用 iconv -f gb2312 -t utf8 filename 來(lái)轉碼 。這個(gè)直接把文件編碼改了吧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下面修改 系統的locale支持,要添加上對GB18030的支持 man locale , man locale-gen看一下幫助吧 1.編輯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* 格式參考 /usr/share/i18n/SUPPORTED vi 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local vi 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zh vi 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en 如: more 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local zh_CN.UTF-8 UTF-8 en_US.UTF-8 UTF-8 zh_CN.GB18030 GB18030 其實(shí)在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zh里面添加GB18030 就可以了,不用改/var/lib/locales/supported.d/local 2.生成locale(自動(dòng)保存在/usr/lib/locale/中) locale-gen 或者 dpkg-reconfigure locales 命令都可以 widebright@widebright:~$ dpkg-reconfigure locales /usr/sbin/dpkg-reconfigure 必須以 root 身份執行 widebright@widebright:~$ sudo dpkg-reconfigure locales Generating locales... zh_CN.GB18030... done zh_CN.GB2312... done zh_CN.GBK... done zh_CN.UTF-8... up-to-date zh_HK.UTF-8... up-to-date zh_SG.UTF-8... up-to-date zh_TW.UTF-8... up-to-date Generation complete. 下面這些是 要把系統的 默認locale改成 GB18030的,可以不做了 3.修改locale vi /etc/environment 把 LANG="zh_CN.UTF-8" 改成 LANG="zh_CN.GB18030" 4.重新啟動(dòng)或切換下運行級別,查看locale 5.登陸界面的選項里 默認語(yǔ)言也要相應改選成 zh_CN.GB18030,這樣ubuntu就完全被中文化了,zh_CN.GB18030是目前最標準國家強制要求的中文編碼。 |
聯(lián)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