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玉米須子
記者8日在哈市漢祥街等早市走訪(fǎng)時(shí)發(fā)現,很多老人在選購平日里被我們扔掉的玉米須子,表示要買(mǎi)回家沖水喝。那么,玉米須子沖水喝對身體是否有好處呢?
為此,記者采訪(fǎng)了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(xué)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孫麗華主任,據其介紹,玉米須子是一味中藥,有利尿、降壓、平肝、利膽、泄熱的功效??擅看斡?至2兩的玉米須子煮水,當茶代飲。
中醫記載:玉米須子“性平、味甘淡、無(wú)毒”,對腎炎、初期的結石有一定緩解作用。同時(shí),玉米須子還對其他一些病癥有療效,但要與其他中藥配伍療效才顯著(zhù)。
玉米須治病5則
1.利尿: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,每天用50~100克,水煎服。血吸蟲(chóng)病肝硬化腹水,可用玉米須,配西瓜子、赤小豆,水煎服。
2.利膽:治療膽囊炎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。常與茵陳、梔子配合應用。玉米須、郁金各50克,水煎服,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。
3.止血:玉米須、根、葉可治療吐血、衄血和尿血。尿血時(shí),玉米須配薺菜花、白茅根各30克,水煎服。
4.降壓: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、決明子泡茶,可改善高血壓癥狀。
5.止瀉: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,特別是水瀉,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。
玉米須還有強心、開(kāi)胃、止喘等作用,它味甘、性平,無(wú)任何副作用。玉米須子西瓜皮湯:鮮玉米須子30克,西瓜皮100克,用砂鍋水煎10分鐘。適應癥: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、動(dòng)脈硬化、高血脂肥胖綜合征。 玉米須子香蕉皮湯:玉米須子30克,香蕉皮一個(gè),洗干凈加水適量,用砂鍋煮10分鐘,每天一劑,當水飲。適應癥: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便秘。 從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上采“干胡子毛“50克,煎水喝,可以有效穩定血壓
玉米須的藥用
玉米,玉蜀黍的種子,又名苞米,俗稱(chēng)苞谷。
用玉米磨成的玉米面,又稱(chēng)棒子面,是北方做窩窩頭的主要原料。
玉米雖然是粗糧,但其營(yíng)養價(jià)值并不低于細糧大米。除淀粉和鈣的含量略低于大米之外,所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磷、鐵以及B族維生素都高于大米。
玉米其味甘淡,其性平和?!侗静菥V目》說(shuō)它有“調中開(kāi)胃”的功效;《本草推陳》則稱(chēng)“煎服有利尿之功”。但通常作藥治病的,并不是玉米,而是玉米須,正式收載于古藥書(shū)《滇南本草》。
平淡無(wú)奇的玉米須應用得當,常能取得很好的療效。加之藥性平和,所以醫生樂(lè )于使用,民間也廣泛應用。自古以來(lái),玉米須主要用于利尿消腫?,F代用來(lái)治療腎炎水 腫、肝硬化腹水以及營(yíng)養不良引起的水腫,都有一定的療效。
對于慢性腎炎,還有助于改善腎功能和減少尿蛋白。一般可用新鮮玉米須煎湯代茶,飲用量以不超過(guò)每日尿量為限度。治療腎炎水腫,可加鮮茅根60克煎服或與冬瓜皮、赤小豆各30克同煎服用;治療肝硬化腹水,可加半邊蓮30克同煎服用。
玉米須也用于小便不暢而疼痛的熱淋,有清熱通淋的功效?,F代用于腎孟腎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。
一般用鮮玉米須60克煎湯,頻頻飲服;如能與鮮茅根、車(chē)前草各30克同煎服用、效力更強。
玉米須能增加膽汁分泌,促進(jìn)膽汁排泄,有利膽退黃的功效。 可用于膽囊炎、膽管炎、膽結石和黃疸型肝炎。用玉米須與茵陳、桅子、金錢(qián)草配合,利膽退黃的功效更強。 玉米須有降壓作用,每日用沸水沖泡玉米須30克,當茶飲用, 連服兩月左右,可降低血壓,減輕癥狀。 玉米須還有降血糖作用,糖尿病人可以單用煎服,如與天花粉、玉竹、山藥同煎服用,效果更佳。
玉米須藥用二則
中醫認為,玉米須性味甘平,可利尿消腫、平肝利膽,對腎炎、肝炎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?,F介紹玉米須的幾種藥用療法:治急、慢性肝炎取玉米須、太子參各
50克,水煎服。每日1劑,早晚分服。治急性腎炎取玉米須
100克、西瓜皮50克、螻蛄7個(gè)、生地黃15克、肉桂15克,水煎服。隔日1劑,連服4~5劑。癥狀消退后,每日服2次,每次6~7克
玉米須的藥用價(jià)值和用法
玉米須,甘平,中醫認為能利水消腫,泄熱,平肝利膽,還能抗過(guò)敏,治療腎炎水腫、肝炎、高血壓、膽囊炎、膽結石、糖尿病、鼻竇炎、乳腺炎等。
玉米須對人有利尿作用,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,其利尿作用是腎外性的,所以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都有一定的療效,它雖然可以用于治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,但作用不是太強。
玉米須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,所以有較弱的降壓作用。
玉米須能促進(jìn)膽汁排泄,所以可作為利膽藥用于沒(méi)有并發(fā)癥的慢性膽囊炎或膽汁排出障礙的膽管炎。和退黃的茵陳配合,還可以治療肝炎導致的黃疸。
玉米須的藥用
用玉米須30克,開(kāi)水沖泡代茶飲,可以消暑清熱。常飲有減肥作用,對防治動(dòng)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病大有裨益。
●消暑減肥:用玉米須30克,開(kāi)水沖泡代茶飲,可以消暑清熱,常飲有減肥作用。
●心血管疾?。喝∮衩醉?0克,開(kāi)水沖泡代茶飲,常飲對防治動(dòng)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病大有裨益。
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(guò)程,提高血小板數目,能夠抗溶血,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,應用于膀胱及尿路結石,還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貧血。
因為它有抗過(guò)敏作用,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。
在婦科方面,它可用于預防習慣性流產(chǎn)、妊娠腫脹、乳汁不暢等,玉米須的解毒功能可以用來(lái)治療乳腺炎等。
另外,玉米須還有開(kāi)胃作用,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療手術(shù)后、化療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,效果很好。玉米須通常用法是煎湯后服,內服常用量是每天50~100克。
玉米須具體用法:
1.利尿: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,每天用50~100克,水煎服。血吸蟲(chóng)病肝硬化腹水,可用玉米須,配西瓜子、赤小豆,水煎服。
2.利膽:治療膽囊炎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。常與茵陳、梔子配合應用。玉米須、郁金各50克,水煎服,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。
3.止血:玉米須、根、葉可治療吐血、衄血和尿血。尿血時(shí),玉米須配薺菜花、白茅根各30克,水煎服。
4.降壓: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、決明子泡茶,可改善高血壓癥狀。
玉米須煲鮮蚌
配方:玉米須60克 鮮蚌肉100克 姜5克 蔥5克 鹽5克 西芹100克 素油30克
制作:
1.把玉米須洗凈,放入燉杯內,加水250毫升,用武火燒沸,文火燉煮25分鐘,去渣,留汁液待用。
2. 把鮮蚌肉洗凈,切薄片;姜切片,蔥切段,西芹洗凈,切5厘米長(cháng)的段。
3. 把鍋置武火上燒熱,加入素油,六成熟時(shí),下入姜、蔥爆香,隨即加入蚌肉、西芹、鹽及玉米須汁液,煮20分鐘即成。
食法:每日2次,佐餐食用。
功效:利尿泄熱,平肝利膽。供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食用。
當人們嘗試各種降糖食品時(shí),卻忽略了玉米須——我們吃玉米時(shí)隨手扔掉的“廢物”。其實(shí),玉米須有非常不錯的降糖效果,廣大糖尿病患者只要稍加利用,完全可以“變廢為寶”。
玉米須含有大量營(yíng)養物質(zhì)和藥用物質(zhì),如酒石酸、蘋(píng)果酸、苦味糖苷、多聚糖、β—谷甾醇、豆甾醇等。自古以來(lái),玉米須在我國就有較為廣泛的應用。在《滇南本草》等中也記載,玉米須具有止血、利尿的功效。不過(guò),一直以來(lái)人們對玉米須的認識,僅限于它的利尿消腫作用,殊不知它還是一味治療糖尿病的良藥。我國南方就常用玉米須加瘦豬肉煮湯治療糖尿病,在《嶺南采藥錄》中有此記錄。此外,我國民間很多偏方中也有類(lèi)似的內容,或用玉米須泡水飲用,或將玉米須煮粥食用,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。
中國農業(yè)大學(xué)食品學(xué)院食品營(yíng)養與安全系主任何計國告訴記者,用玉米須降糖的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,這本身就說(shuō)明玉米須有一定的降糖效果,但目前對于玉米須降血糖的科學(xué)研究并不多。部分研究指出,可能是玉米須中的皂甙類(lèi)物質(zhì)發(fā)揮了降糖作用。盡管如此,也絕不可用玉米須替代降糖藥物,如果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(shí),飲用玉米須水進(jìn)行輔助治療,可能會(huì )有不錯的效果
1.利尿作用 玉米須水煎劑5g/kg、10g/kg灌胃,熊明顯增加清醒家兔給藥后第1、2小時(shí)的尿量,且高劑量組作用強,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。水提取物1,5mg/kg靜脈注射,4min后家兔出現第1次利尿作用,13~15min后出現較強的第2次利尿作用。用氫氧化納中和,再用膀胱膜透析,其利尿作用不變,說(shuō)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無(wú)機鹽。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。給藥后,首先血中氯化物濃度增加,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,其利尿作用機制主要是腎外性的,與咖啡因合用有協(xié)同作用。玉米須8一l0g制成煎劑口服。對正常人有輕度利尿作用,但弱于豬苓和咖啡因。亦有報道臨床亡經(jīng)雙旨對照研究顯示, 本品對人12h、24h尿量和尿鈉排泄量與對照組相比無(wú)明顯差異。 2.降壓作用 玉米須水浸液、乙醇水浸液、乙醇浸液和煎劑,靜注于麻醉犬、貓和兔都有降壓作用。以其煎劑給麻醉犬靜注(0.05~0.2g/kg)或灌目(2g/kg),使血壓分別降低30%-73%和53%,歷時(shí)2~5h和5~10h恢復。玉米須沸水透析液(1.37~22mg/kg)給正常麻醉犬靜注時(shí),產(chǎn)生劑量依賴(lài)性降壓作用,15min起效,維持80min,同時(shí)伴明顯心率降低。但也有報道上述同樣劑量喂飼清醒犬3星期,未見(jiàn)降壓作用;高血壓大鼠腹腔注射玉米須有降壓作用,而對正常大鼠則無(wú)作用。其降壓機制主要是中樞性的,亦有認為主要是擴張末梢小血管的結果。玉米須能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效應。小劑量玉米須對心臟無(wú)影響,較大劑量時(shí)心跳高慢、減弱。 3.利膽作用 玉米須有顯著(zhù)增加膽汁分泌和促進(jìn)膽汁排泄的作用,能使膽汁內有機物和渣質(zhì)減少,粘稠度、比重和膽紅素含量降低。人口服玉米須制劑后15—30min出現膽囊反射性收縮,膽汁擇出增加。此作用比鎂鹽慢,但較為持久,且不伴有腸蠕動(dòng)增加和稀便。 4.降血糖作用 玉米須的發(fā)酵制劑對家兔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;水煎劑7,5g/kg、15g/kg、30g/kg灌胃,連續7d,對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顯著(zhù)的治療作用,對葡萄糖、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。但呈現明顯的量效關(guān)系,但對正常小鼠血壓無(wú)明顯影響。提示玉米須可能有雙肌類(lèi)降糖藥物的作用。 5.其他作用 玉米須水放劑15g/kg、30g/kg,灌胃7d,能明顯降低高膽固醇血癥小鼠的血清膽固醇含量。玉米須含維生素K,對維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礙有治療作用。 6.毒性 玉米須各種口服制劑幾乎無(wú)毒,水煎劑灌胃,小鼠最大耐受量>171g/kg。水提取甲醇不溶部分(利尿成分)兔靜注的致死量為250mg/kg,而其最適利尿劑量靜注為1.5mg/kg,口服為6mg/kg,上述利尿劑量對心臟、呼吸、末梢血管及腸肌幾無(wú)影響。 玉米須的功效: 臨床應用 1.治療慢性腎炎 取干燥玉米須50克,加溫水600毫升,用文火煎煮20~30分鐘,約得300~400毫升藥液,過(guò)濾后內服,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。治療慢性血管球性腎炎9例,經(jīng)10個(gè)多月觀(guān)察,其中3例獲得痊愈,2例進(jìn)步,其余4例療效不明顯。玉米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利尿,腎功能改善,浮腫消退或減輕,尿蛋白消失或減低等方面。部分病例連續服用6個(gè)月未見(jiàn)毒性副作用。 2.治療腎病綜合證每次用干玉米須60克,洗凈煎服。每日早晚兩次。同時(shí)服氯化鉀1克,每日3次。臨床治療12例,其中10例伴有嚴重的周身性水腫,或有胸水及腹水,2例水腫較輕;治療3個(gè)月后,9例水腫完全消退,2例大部消退。最快1例于服藥后15天水腫全消。一般于服藥3天即開(kāi)始有利尿現象,同時(shí)尿蛋白、非蛋白氮,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少數病例血漿蛋白有所升高,部分病例的酚紅試驗及血壓轉為正常。 3.治療急性溶血性貧血并發(fā)血紅蛋白尿 治療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鳥(niǎo)棒中毒引起的本病,即以玉米須1~2兩煎劑內服,2例分別于服用4小時(shí)及6小時(shí)后,尿量增加,肉眼已看不到醬油樣的血尿;以后黃疸減退或消失。治療過(guò)程中均曾同時(shí)靜脈滴注5%葡萄糖鹽水、維生素丙及輸血。據觀(guān)察,玉米須不但能利尿,可能具有抗溶血、抗過(guò)敏及解毒等作用。 玉米藥用價(jià)值 玉米,不僅清香甘甜,還含有多種特殊的營(yíng)養素。據現代營(yíng)養學(xué)研究,每100克干玉米含蛋白質(zhì)8.7克、脂肪4.3克、熱能364千卡、磷2.93毫克、鈣10毫克、鐵3.1毫克,還含有鎂、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。 玉米所含脂肪中50%以上是亞油酸,還含有谷固醇、卵磷脂、維生素e及豐富的維生素b1、b2、b6等,故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,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(fā)生。 玉米中含有的纖維素比大米、面粉高6-8倍,因而具有刺激胃腸蠕動(dòng)、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,可防治便秘、腸炎、腸癌等。 玉米中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能促進(jìn)人的大腦細胞正常代謝,有利于排除腦組織中的氨。玉米的胚芽和花粉里含有大量維生素e,可增強人的體力和耐力,中老年人常吃玉米面和花粉食品可延緩衰老。 玉米須還有利尿、降壓、促進(jìn)膽汗分泌、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。將玉米須在授粉前割下陰干存放,煎水代茶,對腎炎、膀胱炎、膽囊炎、風(fēng)濕痛、高血壓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療效。 玉米須治病5則 1.利尿: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,每天用50~100克,水煎服。血吸蟲(chóng)病肝硬化腹水,可用玉米須,配西瓜子、赤小豆,水煎服。 2.利膽:治療膽囊炎、脂肪肝、糖尿病。常與茵陳、梔子配合應用。玉米須、郁金各50克,水煎服,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糖含量。 3.止血:玉米須、根、葉可治療吐血、衄血和尿血。尿血時(shí),玉米須配薺菜花、白茅根各30克,水煎服。 4.降壓:常用玉米須與野菊花、決明子泡茶,可改善高血壓癥狀。 5.止瀉: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,特別是水瀉,玉米須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瀉作用。 玉米須還有強心、開(kāi)胃、止喘等作用,它味甘、性平,無(wú)任何副作用。
玉米須子擬人生
——為網(wǎng)友《玉米須子》照配詩(shī)
閨中少女正成長(cháng),
談婚論嫁大姑娘。
壯年忙養家中兒,
枯發(fā)飄落百子香。
我觀(guān)玉米須子照,
恰如常人度時(shí)光。
萬(wàn)物生長(cháng)皆如此,
莫笑癡人論短長(cháng)。




聯(lián)系客服